食品科学网致力于食品科学知识的整理与编辑,建立食品科学知识库!友情提示请通过以下搜索框查询食品科学知识。

2008-12-22

天然食品中存在的有害物

河豚毒素:1~2mg可使一个成人毙命,相当于高毒性河豚品种1g卵巢的毒素含量。一般品种多于10g的河豚鱼卵亦可产生致使性中毒。龙葵碱糖苷:发芽和绿色的马铃薯中含量一般为20~100mg/kg,暴露于阳光下5天,可达500~700mg/kg。一般人只要口服200mg以上,可引起中毒、严重中毒和死亡。 黄曲霉毒.素B1:玉米阳性检出率为3.2%~94%,含量为0.18~12.5mg/kg;花生阳性检出率为6.2%~95%,含量为3.3~10mg/kg,日摄入量2~6mg即可发生急性中毒甚至死亡。 蘑菇毒素(毒伞毒素):对人体和小鼠致死剂量为0.1mg/kg以下,50g此毒蘑菇可致命。1987年12月29日~1988年1月6日,我国上海18000多人由于食用毛蚶中毒而感染甲型肝炎。
铅(pb):铅是地壳中发现的含量最丰富的重金属元素,土壤中通常含有2~200mg/kg的铅,平均含量为16mg/kg。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铅的浓度分别为0.5μg/kg和1~60μg/kg。在石灰岩地区,天然水铅含量可高达400~800μg/kg。一些食物中铅含量(单位:mgk/kg)为:小麦0.19~0.38,玉米0.03~0.31,大米0.06,鲜鱼0.54,干鱼1.31~1.64,大虾2.50,贝类3.0,禽和蛋0.015~0.3,牛肉0.20,远洋海产鱼中铅的自然含量为0.3μg/kg,受污染的海洋鱼类含铅量可高达0.2~25mg/kg,生长在高速公路附近的豆荚和稻谷含铅量约为0.4~2.6mg/kg,是种植在乡村区域的同种植物的10倍。WHO暂定成人对铅的耐受量为0.05mg/kg•体重•周,儿童为0.025mg/kg•体重•周。我国规定一般食品中的含铅量不得超过1mg/kg或1mg/L,罐头食品不得超过2mg/kg。 汞(Hg):汞是地球上储量很大、分布很广的重金属元素,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约为80μg/kg,据估算每年通过岩石风化逸出外部环境的汞约有5000吨。鱼和贝类是被汞污染的主要食品,对人体的危害极大,是人类膳食中汞的主要来源。
2.食物中的农药污染
有些农药在环境中非常稳定,如DDT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3~10年,在土壤中消失95%需16~33年的时间。DDT在食物链中的生物富集作用也很强。例如水鸟体内的DDT残留为25mg/kg,比DDT污染的水要高出800~1000倍。DDT的污染具有全球性的影响,在人迹罕至的南极的企鹅、海豹、北极的北极熊、甚至未出生的胎儿体内均可检出DDT的存在,其中南极企鹅脂肪中DDT同系物的含量可高达0.152mg/kg。
随着近几十年来农药的大量使用,其对水体、土壤和空气等人类外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。当农药过量施用,超过最大残留量(MRL)时,将对人畜产生不良影响或通过食物链对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造成毒害。由于这类物质具有较高的脂溶性和稳定性,在自然界中较难降解,很容易经食物链进行生物富集,随着营养级提高,农药的浓度也逐渐升高,从而导致最终受体生物的急性、慢性和神经中毒。进入人体的农药将对人体产生急性毒性和慢性病毒,也包括致突变性、致癌性、和对生殖以及下一代的影响。
我国是世界上农药生产和消费较高的国家,由于大量使用有机农药,我国农药中毒人数不少。
3.微生物的污染是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
baibai 在食物中毒中,细菌引起的占80%以上,其中最常见的是沙门氏菌食物中毒。1977年沙门氏菌病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就造成共计2.4马克的损失。 在食品生产、加工、储存、运输、销售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受到二次污染,以致降低食品卫生质量,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。人类赖以生存的营养成分也是微生物所需的养分,微生物是以几何级的速度繁殖。如条件适合,20分钟即可完成一代,即一个细菌变成两个,6小时达26万个,12小时高达700亿个,代谢过程还会一些有害于人体的代谢毒物。每克食品中细菌数达100~1000万个时,即可能引起食物中毒,而此时未必可感知事物的色、香、味等感官变化。若污染严重,只需3~4小时就可导致食物变质而引起食物中毒。 微生物(细菌、霉菌、病毒)也是“天然”的,其绝不代表“安全”。

所有文章